【技術】動力繩分類
筆者:Shogun@巔佬
『繩索系統』

在我們上兩篇有關登山繩的講解中,對於動力繩的描述都特別提到單繩(Single rope)、雙繩/半繩(Double/Half rope)和併繩/雙子繩(Twin Rope)。我們在選購動力繩時,都會留意到廠商會標明該條動力繩是屬於哪一類,或會見到標籤上出現「1」、「½」和「∞」符號,又或者三種符號都同時出現。 原來,我們在攀岩時都會跟據三種不同的繩索系統,而選擇哪一類動力繩,到底這三種系統在操作上又有什麼其他分別呢?本篇,將會為大家重點講解。 ▪▪▪▪▪▪▪▪▪▪▪▪▪▪▪▪▪ 1)單繩 符號「1」,故名思義,就是使用一條繩去攀登,無論是在香港,抑或全世界,單繩都作為最常見的攀岩系統,此系統既原始又簡單,而且常用於有人工掛片的運動攀登、一些傳統攀登和一些阿爾卑斯式攀登上,甚至乎筆者在香港都從未見過有人使用單繩系統之外的方式攀登。 這系統正正因為非常簡單,所以亦是它最大的優點,但只適用於相對筆直的攀登路線上,如果遇上路線的掛片或保護點需要「之」字型(Zigzag)的走向時,單繩系統的繩索因為不斷的轉折而產生過多的繩阻力(Rope drag),繩阻力就是指繩索在穿過掛扣時所引起的磨擦量,這會導致先鋒攀爬者(Lead Climber)被繩索牽制,以致攀登困難;此外,如果在傳統攀登時發生墜落,阻力造成強大的橫向拉力有機會把自己設置的保護點扯出,甚至會減低繩索的耐用度,引致危險。而解決的方法是,要麼使用更長的掛扣,使繩索變得更直,是麼就因應路線地形,考慮使用其餘兩種繩索系統吧!
在沿繩下降時,假設在沒有輔助繩的雙繩下降,可使用的長度只有繩總長的一半。也就是說,如果你使用60米的單繩,在雙繩下降只能使用30米的長度。

2)雙繩/半繩
符號「½」,如果要再說一句廢話,那就是:雙繩/半繩就是使用兩條繩攀登!
這繩索系統在香港極不常見,但在國外卻也經常為攀爬者所使用,它一般會用於攀冰、一些傳統攀登和一些阿爾卑斯式攀登上。
同樣在「之」字型的路線、或在冰牆冰瀑上攀登,雙繩/半繩都會比單繩更靈活更安全,攀爬者會同時將兩條繩索繫在安全帶上,而兩條繩索則分別放入在兩邊不同的掛扣中,此做法有效減少甚至消除繩阻力,為攀登提供安全。而且雙繩/半繩重量比單繩輕,在登山時和夥伴能更好的分配裝備,便於攜帶。
而在沿繩下降時,只要將兩條繩綁起雙繩下降,就可完全使用足足一條繩索的長度。
3)併繩/雙子繩
符號「∞」,併繩/雙子繩亦是使用兩條繩攀登,這繩索系統不是經常被使用,但如果在更長的多繩距攀登上,例如巨牆攀登,它可能會派得上用場。
此系統同樣也是將兩條繩同時繫在安全帶上,和雙繩/半繩的分別在於,它必須要同時將兩條繩放入同一個掛扣中,簡單一點說,亦即是「雙繩」版本的單繩系統。
兩條併繩/雙子繩的缺點是所造成的繩阻力,會和單繩一樣大,從而有機會引起連帶的危險;但比單繩的優點是,併繩/雙子繩跟雙繩/半繩一樣,重量都比單繩輕,更好的分配裝備和便於攜帶,而且相對於單繩,此系統會更安全和耐用。
在沿繩下降時和雙繩/半繩一樣,只要將兩條繩綁起雙繩下降,就可完全使用足足一條繩索的長度。
▪▪▪▪▪▪▪▪▪▪▪▪▪▪▪▪▪
由於所有繩索都是廠商為不同的繩索系統設計和製造的,因此至關重要的是,繩索必須用在它所設計的用途上。例如:切勿在單繩系統中使用雙繩/半繩,又或者不要在併繩/雙子繩系統中使用兩條單繩。前者會因為繩索未能為攀爬者下墜時提供足夠的負荷而扯斷繩索,後者則有機會因為兩條單繩造成的疊起拉力把整個掛扣或保護點扯爛。
話雖如此,事實上現今所設計的繩索中,已經有三種系統均可使用的三合一繩索,但大家在選購繩索時,還是清清楚楚地細閱繩索的規格為何,相信自己的眼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