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技術】哪種防護器比較好?

筆者:Shogun@巔佬


『ATC vs Assisted braking device』



▌什麼是防護器?

防護器(Belay Device)是攀山和攀山運動中最重要的安全裝備。它用作防護同伴上攀時和沿繩下降的其中一種器材。主要作用是和攀山繩接觸時產生磨擦力,因此增加阻力來防止攀山繩活動,並且利用防護器連結自己的安全帶,將攀爬者下墜的衝力抵消。例如同伴上攀時失手,防護器會增加磨擦力協助制動手(Brake hand)來防止同伴繼續下墜。當中,有部份機械式的防護器會在受力時主動輔助制動。

▌防護器的歷史起源

在攀岩活動的起初,攀岩者是利用攀山繩圍繞著肋骨及肩膊(Body Belay)來增加磨擦力來阻動繩索,但當繩索受力而高速磨擦身體時會產高溫而造成燒傷,以及利用岩石的磨擦來進行防護,會因脆弱的岩石而增加風險。直至1970年,攀岩者利用金屬製作一個名為Sticht Plate的平板,它像一個打通兩個圓孔的硬幣,或像一個豬鼻,用意是當繩索通過時增加磨擦力和增加繩索的轉折角度來制動繩索。隨著Sticht Plate的出現,登山者和攀岩者的安全大大提高。Sticht Plate更成為日後的防護器的重要南本。

▌防護器的演變 現今還一直使用中的管狀防護器(Tubular device),在香港有時會叫做「花籃」或者「豬咀」,就是從Sticht Plate中演化過來,它的設計增加了繩子和防護器的接觸面,從而摩擦力大增使制動變得更加有效。而此類防護器一般以Black Diamond的ATC最為經久耐用,一代經典更使得ATC成為管狀防護器的代名詞。 此外,在前文提過的還有一種叫輔助制動(Assisted-braking)的防護器,它是利用機械或幾何原理,在繩索拖加突然的拉力時會自動鎖住繩索,防止滑動。在現今世界上,最廣為人使用的輔助制動防護器是Petzl的Grigri系列,此外還有Edelrid的Jul 和Eddy、Mammut 的Smart、Wild Country的Revo(在香港,暫時還未見過有人使用,筆者認為使用Revo的人是很有個性的)、Mad Rock的Lifeguard、Black Diamond的ATC-Pilot 和Climbing Technology的Alpine UP 跟Click UP(筆者自私觀點,這個......很不好用呢)等等。



咦?自動鎖住?那麼制動手應該不需要了,可以在Belay的時候拿電話幫攀爬者拍照打卡呢。等等,無論使用ATC還是輔助制動的防護器都好,請記住,永遠要將自己的制動手捉緊繩索,因為既然是機械結構,就必然有失靈的風險,不要因一張照片或者其他原因把攀爬者置於危險。但是如果因為一些很重要的原因而需要騰出制動手去做其他緊急工作,還是有方法可以「暫時」取代制動手的,但這裡就先不詳細說明。

雖然有輔助制動的防護器,大部分人仍然使用ATC這款舊時代產物。你或許會問,我們人類在攀爬器材技術發展得那麼好,不是應該向前看嗎?

除了重量已經較大部份輔助制動防護器還輕之外,如果考慮到價錢因素,ATC絕對是入門人士或者預算較低人士的首選,但當然價錢並不要最重要的因素,使得它還未被時代的淘汰。在登山途中,我們有機會身處在一個寒冷的冰雪環境之中,嘯嘯的寒風會把我們身上的一切都結成一層薄霜,繼而會結成一塊硬冰。假如硬冰結在Grigri等機械原理的輔助制動防護器裡面,大家想像一下會發生什麼事? 因為機械原理的輔助制動防護器結構較ATC複雜,萬一硬冰剛好卡在負責制動的組件,或者直接在那個位置結冰,那整個防護器就有機會完全失效,而ATC結構簡單,操作簡單,在高海拔這種缺氧使得大腦運用效率降低從而令自己容易犯錯的地方當中,任何簡單操作的器材都絕對是對自身有利的。此外,配備guide mode版本的ATC的技術用途其實是非常多的,所以今時今日還是有人會於登山過程中帶備ATC。 當然啦,凡事無絕對,使用器材首先考慮的不是有沒有輔助制動的問題,而是身處在什麼的環境,要應對怎樣的攀登問題,還有自己對使用器材的熟悉程度。所有出廠的器材也是通過安全測試,只有使用的人方法不安全,緊記當你做防護者時要專注。


#belaydevice #技術

25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