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登山繩入門介紹
筆者: Shogun@巔佬
『連繫生命』

登山繩無疑是登山運動歷史中最悠久且最可靠的伙伴,依靠這工具將攀登者們緊緊相連,通過一些危險的地形,保護著攀登者的生命安全。 現今的登山繩也被稱為編織繩,是由中間平行且織成辮子狀的尼龍絲構成繩芯(Core),外層則以交錯編織的繩皮(Sheath)包裹。繩芯是整條繩索最主要的受力部位,而繩皮則是以保護繩芯、和提供足夠的磨擦力等作用為主。 在早期人們會使用棉繩及麻繩攀登,但因為棉繩和麻繩很容易出現斷裂的致命危險,所以一開始只是作為攀登者求心安的象徵性工具。在1953年,德國老字號Edelrid憑著拖拉遊艇用的尼龍繩為靈感,成功開發出耐磨性、耐用性和受力性有所提高的編織繩(Kernmantle rope),但仍只屬於延展性低的靜力繩,所以那時候的攀登者墜落後還是很容易會受到一定的傷害。直到60年代起,世界各大繩索生產商相繼開發出自己品牌的第一條動力繩,使登山運動變得更安全。而發展至今,現代的登山繩主要分三類——靜力繩、動力繩和輔助繩。 ▪▪▪▪▪▪▪▪▪▪▪▪▪▪▪▪▪ 靜力繩(Static Rope) 主要分成Type A和Type B兩類繩,常見直徑一般為10至12mm,特點是延展性很低,墜落產生的衝擊力將會直接轉嫁至攀登者身上,所以用於攀登用途是極不理想的,尤其是先鋒(Lead Climbing)。此外,因為延展性低的特性,因此靜力繩卻非常適合用於工作、探洞,救援和繩降等需要保持繩索穩定的活動上。靜力繩必須合乎EN 1981的標準,且具備CE和UIAA的認證。
動力繩(Dynamic Rope) 分成單繩(Single rope)、雙繩/半繩(Double/Half rope)和併繩/雙子繩(Twin Rope),常見直徑一般為9.2至10.2mm(單繩)、7.7至9.2mm(併繩/雙子繩)和8至9.2mm(雙繩/半繩),具有很強的延展性,在墜落下可延伸30%左右,攀登者墜落產生的衝擊力有部份會透過繩索延伸而被吸收,可避受攀爬者受傷和錨點或保護點造成損壞。動力繩主要用於攀岩,攀冰及攀山等較大機會墜落的運動中。動力繩必須合乎EN 892的標準,且具備CE和UIAA的認證。 輔助繩(Accessory Cord) 輔助繩可用於任何性質活動的輔助用途,例如一些輔助繩結如普魯士結(Prusik knot),不能當作主繩使用,因應不同的用途,一般的直經分為4至8mm。而輔助繩必須合乎EN 564的標準,且具備CE和UIAA的認證。 ▪▪▪▪▪▪▪▪▪▪▪▪▪▪▪▪▪

使用繩索的的注意事項 雖然現今的繩索品質都能夠為攀登者提供極安全的保護,但還是有一些必須要注意的事項。 1)使用繩索時,盡量不要讓它接觸地面砂塵和用腳踐踏繩索。最好放在布上,以減少砂塵跑進繩子裡的機會。而踐踏繩索會讓肉眼不易看見的砂礫鑽進繩子內,隨著使用而會慢性切割繩芯的纖維。 2)雖然繩索的垂直耐磨性很高,但橫向耐磨性卻很低,也就是說,它很容易被尖銳的岩石打橫切斷,所以在遇上一些比較尖銳和粗糙的岩石地形時,要小心處理繩索。情況許可的話請在有機會損害繩索的位置以布或者繩套包裹。同樣地,繩索如非必要千萬不能直接穿過掛片(Bolt),受力後一樣有機會橫向切斷繩索。 3)避免接觸火源、高溫、化學品。 4)定期用你的雙手檢查繩索,用手感去檢驗繩索內繩芯有沒有出現一些異常情況,例如突然之間某一處鬆弛了下來?這一處又扁了?某一段跟其他的觸感不一樣?如果有懷疑,請用金錢去解決問題(買一條新繩),或者把有異常的那一段剪去(適用於出現異常的部份在繩的尾端,如果在繩中出現異常,還是買一條新吧) 5)不論是保養,還是衛生,都需要勤點洗繩。而市面上有一種專用的洗繩劑,但只用清水亦沒不可。登山繩可用手洗或滾筒式洗衣機清洗,但不可使用洗衣機的脫水功能。洗乾淨後請放去陰涼位置風乾,不可使用烘乾機、吹風機、曬太陽等等。 篇幅有限,下一篇再為大家講解更多有關登山繩的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