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訓練】打工仔的登山模擬訓練 - 徒步雪山

筆者:Frankie@巔佬


『靈活變通』



在香港這一個亞熱帶地區的彈丸之地,沒有高山亦沒有雪,作為熱愛登山的香港打工仔,得到訓練的機會已經比其他外國人要少很多,這不但是個令很多人關注的問題,同時亦是令香港大眾無法觸及登山運動。究竟,一個正常的打工仔,可以如何去做模擬訓練呢? 首先,登山是分為徒步形雪山和技術形雪山,今天先談徒步形雪山的訓練。


徒步形雪山顧名思意是用雙腳便能登上的雪山,當中不涉及技術攀爬,所以最重要的訓練便是體力。一趟旅程最少要在三個月前開始訓練,而且每星期最少要有8小時的訓練。

1)心肺能力:登山大概維持在心跳區間2-3的階段,而推動最大心跳的訓練也是其中一種訓練類別。心肺訓練最高效能的運動是跑步和踩單車,游泳也可以,但要看看你能力能否到達訓練水平。個人認為跑步相對合適的,皆因登山和跑步一樣也和地心吸力有所關連。

2)長距離登山訓練:10-25km 400米 - 2000米爬升,6小時以上的登山活動,不論徒步/登山也需要長時間的上落,按不同週期編定不同時間長度的訓練。

3)負重訓練:請參閱我們的負重訓練文章


作為一個香港生活的打工仔被「腦細」壓榨是家常便飯,筆者亦不例外。筆者以前從事戶外相關工作,好天曬落雨淋,星期一至六,朝八晚七,圓形圖中便是筆者工作日的時間分配。



圖中可以看到每天最多只有2個小時的空閒時間,加上星期日約有8小時,一星期便有最多20小時的訓練時間。當然,工作日也每天進行2小時訓練是不現實的,身心都會很容易疲累。因此筆者選擇每星期有兩個工作日不進行訓練,即使減少兩天,每星期也有最多16小時的訓練時數。


筆者在這段訓練中得出的經驗是上班前的早上比下班後進行訓練會更有效率。養成早起的習慣更可以使你早上有更多時間,比起食兩個麵包,享用一份豐盛的早餐對你的訓練恢復更有利。另外,乘車通勤甚至可以直接用雙腳取代。以筆者為例,家在沙田區,而工作地點是黃大仙,每星期會找2天跑上慈雲山經沙田拗走回家,每次直接就可以完成一天的訓練量。


人類是一種惰性動物,所以剛剛執行課表時必定有千種萬種理由缺課,但為了你的攀登計劃,好好克服它吧。


#訓練 #訓練

62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